本文为《鸟哥的Linux私房菜》学习笔记系列,如有问题欢迎打扰
压缩指令
gzip, zcat/zmore/zless/zgrep
gzip [-cdtv#] 文件名
-c 将压缩的数据输出到屏幕上,可用数据重定向来处理
-d 解压缩
-t 检测压缩文件的一致性
-v 显示压缩比等信息
-# 接1-9数字,表示压缩等级
bzip2, bzcat/bzmore/bzless/bzgrep
xz, xzcat/xzmore/xzless/xzgrep
打包命令tar
tar -c -f filename.tar 目录或文件 #打包
tar -t -f filename.tar #查看打包文件中的文件名
tar -x -f filename.tar -C 欲解压缩的目录 #解压
-c 建立打包文件
-t 查看打包文件的内容含有哪些 文件名
-x 解打包
-z 通过gzip的方式
-j 通过bzip2的方式
-J 通过xz的方式
-v 在过程中显示正在处理的文件名
-f 文件名
-C 特定目录解压
-p 保留备份数据的原本权限与属性
-P 保留根目录
--exclude=FILE 压缩过程中,不将FILE打包
tar -c -f /root/etc.newer.then.passwd.tar --newer-mtime="2015/06/17" /etc/* 打包比此时刻更新的文件
XFS文件系统的备份与还原
光盘写入工具
mkisofs
cdrecord
其他压缩与备份工具
dd
dd最大的功能,应该在于备份
dd可以读取磁盘设备的内容(几乎是直接读扇区)
dd if="input_file" of="output_file" bs="block_size" count="number"
if inputFile,也可以是设备
of outputFile,也可以是设备
bs block的大小,默认是512Bytes
count 多少个bs
dd if=/etc/passwd of=/tmp/passwd.back 备份